漲渡湖位于武漢市新洲區東南端,緊鄰長江,是長江中游地區距長江最近的一塊濕地,共有103種鳥類在漲渡湖地區棲息生活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倪娜 黃磊 通訊員王欣攝)
位于漲渡湖腹地的10KV漁場線于1998年投運,線路全長42.86公里,有電桿近800基,是武漢電網跨湖、跨河、跨樹林最多的一條線路,也是最容易發生鳥類“定居”的一條線路,該線路也經常發生因“鳥害”造成的線路短路導致線路跳閘停電,給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帶來影響。
據了解,鳥類在電桿和線路上筑巢,銜取樹枝、鐵絲等雜物在空中飛行時,容易引起配電線路故障跳閘,而且排泄物經常會污染設備,導致線路事故。同時,工作人員在巡線過程中也經常發現觸電身亡的小鳥。
對此,新洲區供電公司根據鳥類生活習性和特點,結合動物天敵相克原理,為它們精心定做了一批驅鳥“神器”一一仿真蛇。在線路的T接桿、轉角桿、雙合橫擔等處實現全方位、無死角安裝仿真蛇,通過此方法給鳥兒帶來視覺上的震撼,以此守衛電線桿。
兩個月來,共安裝了200余條仿真蛇的10千伏漁場線,鳥類在線路上筑巢的現象大為減少,沒有發生因鳥筑巢造成的線路設備故障停電發生,該線路故障跳閘率同比下降了95%,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線路安全可靠運行。
版權說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為 線路在線監測裝置|輸電線路圖像視頻可視化裝置|高壓電纜接地電流環流局放在線裝置-四川桂豐源科技 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附帶本文鏈接。